Saturday, September 14, 2024
Friday, September 13, 2024
又進山啦
本文寫於2020年六月5日,一直作為草稿,沒有發表。今天發布。
疫情期間,居家隔離,大家很少外出。隨著阿省的情況趨於穩定,新增人數一直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,許多地方開始開放,經濟也慢慢打開了。估計本週末進山的人可能比較多,我們一家決定早早計畫,週五去最漂亮的路易斯湖(Lake Louise)。
這是昨天晚上坎莫小鎮的夜景,用手機拍攝的,效果還不錯,晚上十點多多,明月掛在東面,三姐妹山的東側。

正面對著夜景的小鎮,東面是三姐妹山,西面是哈林山

清晨來的路易斯湖邊,從遠處冰川帶來的冰川寒意感覺還是非常冷的。很少有這一人少的機會,不用搶地方拍攝,沿著湖邊,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。


沿著湖邊的小道,我們向對面的深處走去,一路陽光下,美麗的山水風光。

走了一半路程,也許是兩面大山擋住了風流,湖面就像平鏡一樣,壯麗的山體影射在湖面,一種仙境的美麗風光。




回頭看見,路易斯湖大酒店,這一邊,微風在湖面吹起連波。

今天真是難得的這樣人特別少的機會,美麗的景色,更讓人心曠神怡,好久沒有這樣一家人在路易斯湖盡情遊玩的機會。
其它博文
解決雨桶堵塞難題
本文轉自我的wx筆記,6月12日完稿。
卡城最近因為一主水道的爆裂,造成大片地區缺水,市政府頒布了限水令,戶外也不能給草地、花園、菜地澆水了。
慶幸的是,我去年就動手安裝了接雨水的桶,前一段時間連續下雨,安裝好的雨水桶都接得滿滿。
安裝這套接雨水系統,我的初心是想利用大自然的恩賜,儲蓄雨水,部分用於戶外草地、花和菜地的澆水,從而節約城市的公用用水。
我去年的工程也好像是一種未雨綢繆,正好遇上今年出現的限水令,這給卡城許多人帶來極大的不便,但我卻能夠利用我儲蓄充裕的雨水,有控制地並持續用於戶外的澆水。
我去年安裝好了兩個串聯的接雨水桶,如上文章開頭圖所示,每個大約0.21立方米。
我去年還準備好了另外一個更大的大桶,容積大約為1立方米。最近幾天才剛剛安裝好,併入了整個蓄水的系統。
大桶的水是从前面第二个桶的底部,通过一根花园的软管,引过去的。
利用不同的高度,第二个桶的水位超过第三个大桶入水口时,会自动通过第二个桶底部的出水口流向到第三个大桶。
大桶也有溢出的出水管道,水接满时,会自动溢出,排出到屋外。
发现一个问题
这两天我对接水系统又进行了改进。我发现,通过屋顶排水管,水进入到第一个接水桶后,经由底层有的放水口流出的水,里面有细小的石子,估计将来可能还会有和叶子等杂物。
这些杂物都是从屋顶被雨水冲刷下来的。沥青瓦片做的屋顶,其主要成分是砂石颗粒、玻璃纤维和沥青,功能是增加强度。但是在风吹雨打,烈日长期照射后,还有卡城夏季经常出现的大冰雹,会因强力撞击、水流冲刷和瓦材料老化原因,而出现砂石等颗粒的脱落现象。
下雨时,水流的冲刷,会将这些杂物从房顶带入排水管道,冲到第一个接水桶。我担心随着时间的延续,杂物会累积多了,最后会造成桶底部出水口的堵塞。
满满的一桶水是非常沉重的,水因堵塞而出不来,这将会造成非常大的烦恼。
我细细观察,发现第一个桶水的溢出,从上面的出水口接着溢出进入到第二个桶,第二个桶就几乎没有这些杂物问题。这是因为,杂物沉积在第一个桶的底部,而溢出的清水从上面的出口管道流到第二个桶。
一晚,我难于入眠,脑子里不断想着如何解决和处理这一难题。想到现有雨水桶系统的结构,突然受到启发,闪出一个新的想法:如果在第一个的桶上面做一个迷你mini的过滤桶系统,即采用中间或上部开口,接一排水管道让上部比较清洁的水溢出,水引流到下面的大桶中,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吗?!
解决问题
第二天一早,我立刻准备了材料,马上动手,自制迷你过滤桶。
无需多言,系统一看就明白,这是做好的迷你系统外观:
里面再安装一过滤网,可以滤去漂浮的污物,如叶子等:
整个系统的短视频:
初步测试,整个系统入水和排水都十分通畅,这是安装之后的情况:
现在我祈求老天赶快下雨,今年夏季也多多来雨。我将密切观察这个系统的工作情况,希望这个过滤系统能够解决污物堵塞的问题。
在观察过程中,当发现迷你桶底部出现明显污物,即明显的细小砂石粒时,我将及时进行清理。这个系统非常小,清理操作应该是十分轻松容易的。
我在网上查询了如何解决雨水桶堵塞的问题(rain barrel clog problem and solution),大多处理是对累积的污物进行清洁的方法,都太笨拙了。比如拆开接管,移开水桶,放倒或者开孔放水,然后清洁处理,再安装回去。目前还没有发现有更好的方法,也许我的系统是一新创?!
现在是版本1.0系统,让实践来检验这个系统吧!也许还有改进,更好的新版本。
其它博文
Wednesday, September 11, 2024
製作蘋果汁
本博文转自我的微信wx笔记
本筆記寫於加拿大卡爾加里,2024/09/06 完稿
一年一度的水果豐收季節又到了,也是做各種水果美食的季節。這個季節也是我忙碌製作各種蘋果美食的時候,做出來的各種水果美食,不僅家人喜歡,也與朋友分享,大家都十分贊美。每年的製作,技藝和方法都有所改進,在此用wx筆記作一記錄。
水果的來源
卡城陽光充足,許多家庭種了各樣的水果樹,蘋果最多。與家人和朋友一塊分享秋收的成果,也是大家聚會的機會和樂事。
摘蘋果,一般挑揀最為熟透的蘋果,自然掉落在地上的蘋果也是一最好的選擇,完全成熟的蘋果,含糖份和果香味最高,這是大自然的饋贈。
卡城農貿市場里也有各種來自BC或西海岸地區果農收穫的有機水果;食物超市一年四季也有各種新鮮水果。
我在這些地方挑選的水果,並不是那些外表光鮮和品相看起來很好的。我到農貿市場還專門去問他們有無那些品相不好,或者過熟或磕碰的水果,即歪瓜裂棗。一是價格特別便宜,二是水果特甜,香味十足。
紅酸果crabapple的個小,吃起來有一種特別酸的味道。這種蘋果,一般市場上沒有賣的,大多來自個人自家的果樹。配一些這種果子,做出來的果汁、果醬等,味道特別濃郁和甜美。
我認為,蘋果的味道和甜度,對於製作的果汁等美食的味道,有很大的影響;蘋果大小,直接影響到下一步加工的時間長短和勞動量,大的處理起來只需要很短的時間,小的就非常費事了。建議:處理的時候,最好家人和朋友都參與,這樣明顯速度快多了,而且邊乾活,邊聊天,創造一種愉快和融洽的氣氛。
切塊
蘋果切塊似乎很簡單,但我還是不斷摸索出一快速和乾淨的切法。
先按線1方向切開,這樣就很容易看到和用刀挖去蘋果上方的締把,以及底部的絨毛細花絮;然後橫行線2方向切開,用刀這樣可以清楚看到果中間的果核和包皮,將其剔除。然後將蘋果切成小塊,放入鍋中。
紅酸果的尺寸個太小,這樣的處理方式非常費時費力。好在用的量不多,只是一種調味的配料。有時,我直接用水將其,沖洗乾淨就行了,尤其是熟透的果子,很難這樣清理。
混合各種水果
以蘋果為主,這樣做出來的果汁主要是蘋果的香甜味道。後來,我發現,加入其它不同品種的蘋果和水果,味道更為鮮美。
比如說,上面提到的紅酸果crabapple。加入一點後,果汁甜中帶酸,味道特別濃郁和鮮美。紅酸果的營養還特別豐富,含有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其中還特殊的有機醇烴,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抗氧化物。
下圖中標號1的紅酸果是我去年進入冬季搶收的一批,當時果子都凍冰了(也熟透了),摘的時候,手都凍僵了。當時,我將紅果放在原裝酸奶和瓶子的容器中,蓋嚴蓋子。我將這盒和瓶子,放在車庫里,常溫下都沒有壞或異味。看來,紅酸果中天然的防腐成分之戰鬥力是十分強的。
小孫子和外甥女不喜歡桃子的皮,以及裡面接近核的果肉。一次做果汁時,我將這些過去都扔掉的部分,都用作配料。
夏天吃甜瓜,比如菠蘿蜜瓜、香瓜、西瓜等,他們也不吃接近瓜皮的部分,浪費太多。我因此啓發。將這些部分切下來,也都作為配料都充分利用了。其實,這些瓜肉的水分很多,各種瓜果有各自獨特的有機糖份和營養,這樣多種配料的果汁不僅味道更為豐富和香甜,還可以增加了果汁的量。
滿滿一鍋準備好的水果塊。
下一步是煮熬果汁。
高壓蒸煮
過去我是用大鍋加水來進行煮熬,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時地攪拌,並要注意控制好火候。我現在製作的方式,是用高壓鍋來蒸煮,這種方法不僅更為簡易,而且效果更好。
高壓蒸煮好之後,水果塊完全軟化,在高溫和高壓作用下,溶化在果汁中的各種有機糖和營養成分散髮出濃郁的芬香香味。
雖然做好後的果塊很軟,但水果還是呈塊狀。等冷卻至不燙的溫度之後,用攪拌機進一步打碎。
這種濃濃的汁,可以直接兌水作為果汁喝了。如果不喜歡其中的碎末,可以再進行過濾。
過濾
將做好的濃稠的果漿汁倒入一網狀容器,之下放一大碗的容器,接收過濾流出的果汁。
涼置果汁,下面圖是最近做的一次成果,三個750毫的升桶(酸奶容器),還有果醬。
剛剛做出來的濃濃果汁非常好喝,但我更喜歡將濃汁擱置冰箱,等完全冰涼之後,果汁更為濃稠,這種非常黏稠狀,是果中各種有機糖份和各種有機醇羥之一種物理和化學變化的結果,口感更好。
這些百分百的濃果汁,可以直接喝。也可以1:1兌水,甚至更多水的比例稀釋,口感也非常好,是非常好喝的清涼飲料。
現在是蘋果大豐收季節,可以做很多果汁。這種完全不放防腐劑的濃濃果汁,冰箱冷藏只能存放大約一周的時間。時間長了,果汁會發酵,會有一種酒精果酒的味道。如果做的太多太多,一時喝不完,可以冰凍起來,長期儲存,時間可達一年以上的。
果醬和乾果皮
過濾果汁之後剩下的果醬,也是非常好的美食。冷藏之後,味道更好。同樣的道理,沒有加防腐劑的果醬,裡面還是有很多的水分,裡面的酵母菌會發酵,衛生處理不嚴,也會出現霉菌,因此不宜長時間冷藏。
我更為喜歡儲存的方式,是將其晾乾成果乾皮。在一平底托盤上鋪上一層塑料模,然後將果醬倒上,抹平,放置在有陽光通風處晾乾。
涼乾擱置的地方,應有通風和有陽光,否則三天或更長時間,在室溫環境下,水分不及時充分散髮掉,會滋生霉斑。
晾乾至表面硬不沾手後,將果皮翻面,揭去塑料模,繼續涼乾。完全不沾手後,用切菜刀或剪刀切成小塊,繼續涼乾。
最後,硬硬的果乾就可以長期儲存了。果醬和果乾都是非常好的美食,富纖維、碳水化合物、和各種營養。
新的嘗試
過濾之後的果醬,裡面的水分還是很多,涼制果皮,需要好1-2天的時間。
我女兒知道我喜歡自己動手做各種美食,數年前的新年,給我買了一台食物烘乾機。我用來吹乾果皮,效果非常好。
最近,我買了一台「飯來」炒菜機,解放了做飯烹飪的操作過程,非常喜歡。可惜的是,用了13天就壞了。不過用這種類似的炒菜烹飪機器,也可以用來幫助炒乾果醬,值得分享。
這是之前我用的設置:慢炒,小火
大約30分鐘後的結果,果醬中水分明顯大大減少,也沾稠多了。
我認為,熬制的川貝枇杷膏也許就是這樣用慢火炒乾的。這樣製作之後,涼乾的時間將會大大減少。另外還有一個優點,果醬中的各種有機物如糖,在加熱炒的過程中散髮出更濃郁的焦香味,果醬質地和味道更好。
當然,人工炒也是可以做的這一點的,但是,這是一個非常累人的過程,火候控制不好,很容易糊鍋。如果有機器來乾這個活,還是充分利用機器為好,如果沒有,就不必這麼辛苦做這個步驟了。
編輯修改記錄
2024.09.07 略作修改和增加兩部分:編輯修改記錄和參考
參考
網絡查詢有關信息的關鍵詞:
- nutrien fact about apple ftuit 蘋果的營養要素
- how to make apple juice/jam/jeaky 如何製作蘋果汁/醬/果肉乾
- dehydrator 烘乾機
- stir-fry machine 翻炒機
其它博文
Wednesday, September 4, 2024
炒菜機(3)
下面一文轉自我的微信筆記
不幸的事情發生了,一直擔心產品質量可能出現問題,沒有想到昨晚做第四道菜油燜大蝦時,發現翻炒許久的蝦沒有變為紅色。一摸鍋體,發現曾經是非常燙手的鍋,溫溫的,鍋體不再加熱了。
停機後數十分鐘,再試了各種加熱方式,鍋體還是不熱。今天早上再試,還是不行。看了鍋體的加熱部分出現故障了。
自上個月20日收到產品,即日開始使用,這段13天的時間,一日三餐,我家都是用「飯來」來炒各種菜,煲湯,還做養生粥。這段時間,家裡的大電爐都擱置不用了。
這段時間,我還一直擔心,這樣一日三餐高強度地使用下去,也許因消耗會出現一些問題?我祈禱只要能用上一年,就像換手機一樣,到時肯定有更好功能的機型或其它更好的產品,再換一台,也是值得的。
我以為,自此從煩惱的一日三餐的烹飪勞作之中,把我和我老伴(主要是她)解放出來,讓我們每餐都享受不重樣的熱騰騰之美食,現在又要回「解放前」的日子啦。真讓人沮喪。
我已經在我網上訂貨的沃爾瑪Walmart訂單歷史中,成功申請了退貨。Walmart 有自訂貨後30天退貨的政策。
雖然經濟上沒有損失,但還是感到十分地遺憾。
在研究炒菜機時,我還發現,目前市場上還有其它不少產品,比如國內的九陽,小米,蘇泊爾(被法國收購),ToKit(美國),ThermoMix(德國)等。
從我這次個人的體驗經歷,我認為,這類烹飪的新產品,還是非常有廣大市場潛力的。
我希望,不久能找到功能優越,高品質的炒菜機產品,這將不僅能夠讓我們從每日三餐的烹飪煩惱勞作中解放出來,而且能夠每天都很輕鬆和快速地吃到熱騰騰的美食。
其它博文
Monday, September 2, 2024
炒菜機(2)
轉自我的微信筆記。
首先,我必須說明,我在購買前的探索研究期間,發現目前市場上有許多廠家生產類似的各式各樣的炒菜機產品,各有不同的特點。「飯來」的獨特構造和操作方式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,我決定了購買,這也是我個人唯一試過的炒菜機。如果你對此類產品感興趣,可以自己做些功課,選擇適合的產品,也希望能與我分享。
我還要聲明,我與「飯來」沒有任何商業利益關係,本系列筆記只是我個人使用該產品的體驗。
上文我分享我對購買的「飯來」炒菜機,對其功能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。接著,本文根據我的試用,繼續分享我是如何使用「飯來」炒菜機來做美食的。
該炒菜機的全名為:飯來多功能烹飪機。收到產品之後,一開始有點無從下手,因此這是第一次接觸到這種所謂高科技的烹飪產品。好在之前對該機做了一定的研究,也看了許多網上分享的視頻,一開始想做什麼菜,大概有個譜。
產品package里有一小薄本說明書,我仔細讀完之後,就開始動手用炒菜機做菜了。
預定模式
該機器做菜有兩種模式,第一種是選用預定的模式。在控制器屏幕上,列有14種模式,按「模式」鍵,屏幕會出現模式1,接著按,顯示2,如此下去,直到出現自己要用的模式數字。
我估計,該公司在設計時,設計人員一定廣為採訪了各路的中式大廚,根據他們製作的過程,將製作過程總結歸納為這十四種模式:
這些模式基本涵蓋了絕大部分中式烹飪的各種模式,主要是炒和煮熬(實際上,這些模式還可以擴展到其它國家或民族的烹飪,以後會繼續說明)。這裡僅摘自說明書中的幾項:
模式1 家常菜:快炒,大火,默認時間4分,頂玻璃蓋開,經典菜-番茄炒蛋
7 顆粒煎:爆炒,大火,默認時間8分,頂玻璃蓋開,香菇肉末
13 老火湯:先大火,再小火,120秒攪拌一次,30分,合蓋,排骨湯
我認為,用模式的方式來做菜,提供了一種最為便利的一鍵式方法。模式的名稱,機器工作三大要素的預設,以及說明書推薦的經典菜,都可以用來幫助用戶的選擇。
我試過幾個模式,個人體驗,模式烹飪的過程分為兩大階段。第一是預準備階段,比如模式1(家常炒),加熱2分;模式11(養生粥),加熱7分。第一階段完成之後,預定時間屏閃動下一階段的預定時間,用戶需要按「開始」鍵繼續下一主要烹飪過程。
第二階段是主要烹飪階段,這段時間比較長,使用者可根據自己食材情況和過去使用的經驗,在開始後對時間進行調整,比如模式1的第二階段預設時間為4分,模式11為35分。
自己動手模式 DIY
第二種製作佳餚的方法是用戶自定義的方式,即DIY。使用者根據食材,烹飪的步驟,選擇和設定烹飪基本步驟的三要素:炒法、火候和時間。
我更喜歡這種靈活的方式,我第一次做的美食兩道菜,就是採用這種模式。為易於閱讀,我用下面兩個章節來進行簡單的文字說明。
茄子土豆燒牛肉
我當時冰箱里有已經有了過去燉好的一碗大塊牛肉,我想用這些熟肉來做一道茄子土豆燒牛肉。
準備食材和料:滾刀塊的茄子,土豆切成片,大塊熟牛肉,還有根據自己的喜好,調和好一小碗湯汁(鹽、糖、醬油、醋、花椒粉等)。
以下是我做這道菜的DIY操作步驟:
- 加油少許,按「熱鍋」鍵,熱鍋2分鐘;
- 加入土豆,大火,按「開始」鍵,繼續2分鐘;
- 暫停、加入茄子,改中火,繼續4分鐘;
- 暫停,打開鍋蓋,觀察食材品相,覺得不夠,加少許水,繼續2分鐘;
- 暫停,開蓋觀察,這時鍋里熱氣騰騰,鍋底冒泡吱吱作響,倒入牛肉和調料汁,2分鐘;
- 暫停,開蓋,觀察食材品相並試吃土豆和茄子,菜基本熟了,但感覺還是有點偏硬;
- 繼續中火,選擇煸炒,時長1分鐘,結束。
我上面操作的步驟基本上和我自己平時做菜的一樣,炒菜的順序是根據食物的材質或易烹飪的程度,分階段依次不斷加入;初次使用機器,在炒的過程中,不斷暫停機器,觀看菜的品相和柔軟熟的程度,然後改變火候、翻炒的頻率和時間,並不斷品嘗。
第一次用機器炒菜,毫無經驗和把握,因此我不得不不斷暫停機器,開蓋觀察看鍋里食材的顏色和熟的程度,用筷子挫挫,並不斷試吃。所不同的是,只是把烹飪的活(翻炒、火候和時間)交給機器做了,我當時好奇地在旁邊觀摩機器,時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新聞和老伴聊家常,從這個角度來說,我是從烹飪的操作中解放出來了。
這道菜是我憑著過去的烹飪經驗,依次不斷添加放入不同的食材和佐料,一氣呵成。活是炒菜機乾的, 我只是控制過程中的火候、炒法和時間。一道美食做好下來,感覺十分輕鬆。
雞蛋炒飯
這道飯菜是一種飯菜的大組合或大雜燴,但我認為,也是很有難度的。雞蛋炒飯做好了,非常好吃,也極為方便。這道飯菜里有各種蔬菜、雞蛋、主食米飯等,只需做一道,飯菜全都有了。
我過去做過雞蛋炒飯,烹飪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火候、翻炒和時間控制不好,手腳忙亂,容易糊鍋和出現不均勻的現象,很難做到顆粒油亮、色香誘人的效果。
另外,炒飯一般都是敞開鍋,不停地翻炒。大量散髮出的油煙和熱氣,很容易附著在身上(頭、臉和衣服),鍋台、抽油煙機通道、附近牆壁,還有屋內的空氣中都瀰漫著細微油水顆粒,清潔這些吸附的污染也很費勁的事。
我在研究炒菜機時,看見許多人做了這道飯菜,我決定也要先挑戰一下。
材料:雞蛋,米飯,青豆,紅蘿蔔丁,黃瓜丁,鹽,蒜末和一些自己喜歡的佐料。
DIY操作步驟:
- 加油少許,按「熱鍋」鍵,熱鍋2分鐘;
- 打入雞蛋,大火,慢炒2分;
- 暫停,取出炒好的雞蛋;
- 加油少許,蒜末,慢炒1分;
- 加入米飯,慢炒2分;
- 改中火,繼續慢炒2分;
- 加入青豆、紅蘿蔔丁,加入鹽和其它佐料,炒3分鐘;
- 加入之前炒好的雞蛋和黃瓜丁,無火,快炒30秒;
- 炒好後,鍋還是很燙的,讓余熱保持悶數分鐘,結束。
這個DIY過程,不僅依次放入食材,而且還有先單獨炒好部分食材,取出待後再加入,這樣可以保持部分食材外形的完整性和口感,不會因烹飪時間長出現泥爛的現象,這也是我們日常烹飪的一種常用方法。
結束語
初次使用炒菜機做了兩道飯菜,整個烹飪過程大約20分鐘,茄子土豆牛肉的所有食材都熟透了,雞蛋炒飯顆粒油質晶亮,味道都完全均勻入味,非常成功。
我和老伴之前一直對這台機器持非常否定的態度,只是我因看到他人的視頻產生了想嘗試的念頭,老伴最後也終於同意購買讓我玩玩。當我做好這兩道菜之後,我們試吃了第一口,共同反應是:這味道真不錯呀,我們今後可以從做飯,即在爐台周圍忙碌之中,解放出來了!
吃完之後,我們還發現,廚房裡幾乎沒什麼味道,炒菜機的周圍也是挺乾淨的。這些初次嘗試的出乎意料之結果,讓我們對這台炒菜機開始刮目相看了。
接下來的一周時間,我們的一日三餐的菜都用炒菜機來完成的。我們試過用預定模式,DIY方式,做了好幾樣不重復的各樣美食,有些都是我們過去一直想吃,但因烹飪過程中的大油煙和不願洗鍋的煩惱而望而卻步。我們接著嘗試的結果,都與第一次之結果感受相同,只需要給炒菜機操作指令即,操作更為確定有把握,熟練絲滑多了,烹飪的時間也更短了。
「飯來」推薦的上百種經典中餐菜譜,大多都是DIY方式。我認為,對於有一定烹飪經驗和知識的人來說,理解了「飯來」提供的三大要素,初次使用炒菜機 ,還是非常容易上手入門的。
這些是我的體驗和認識,希望能對初次試用「飯來」炒菜機的人,能有啓發和參考作用。
作為本筆記的結束,下面是我今天晚餐做的兩道菜。第一道是用自己後院豐收的青菜,超市買的豆腐做的,即青菜豆腐,採用模式1(即家常菜),用了大概5分鐘。
第二道是蒜茸大蝦,採用推薦的DIY菜譜,用時7分鐘。
今天的晚餐,又一次享受了任勞任怨、從不發脾氣和頂懟的「飯來」大廚做的一頓快捷和美味的佳餚。
其它博文
- 下一篇:炒菜機(3)
- 上一篇:家用廚房利器:炒菜機(1)
Sunday, August 25, 2024
家用廚房利器:炒菜機(1)
在微信個人收藏中,可以書寫個人的筆記,即微信筆記。這篇是我的微信筆記,特轉到我的博客。
家用廚房利器:炒菜機(1)
民以食為天,一天三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事情,我們忙碌一生,喜歡美食,但也無法擺脫每日面臨的煩惱:下頓飯該吃啥,做些什麼?
最近我聽過網購買了一台炒菜機,從第一天試用開始,不僅每日的三餐成為十分期待的美好時刻,而且美味的食物為我家的生活增加了各種情趣,每日的做飯變為一件十分輕鬆的事情。
偶然發現
關於這一重大發現和生活方式的改變,我不得不提及我發現的原因和過程。一次在Youtube視頻「愉樂聲香」頻道中看了一個非常短的視頻,內容是她教女兒用一美食機做西紅柿雞蛋面湯,以及享受美食,我被這一製作的輕鬆快速過程和盡情享受美食的氣氛所感染。視頻中並沒有說是啥機器,仔細看其中片段,才發現是ThermoMix品牌。
我立刻在網上搜索有關該食物機器的信息,很快發現這是一歐洲的品牌,價格不菲(1500,估計是美元)。在相關的搜索中,突然發現了深圳一公司製作的「飯來」炒菜機,立刻又被這一產品的獨特設計所吸引,產品的價錢也不錯,正常價三百多加元,當時WalMart正好有特價銷售,才160多。
我之所以稱這件事是一完全偶然的發現,是因為,在之前,我實際上聽說過炒菜智能機器人的新聞,但是我第一本能的反應是否定,不相信這種機器能夠輕鬆做出中式美食佳餚。但看了這一視頻之後,觸發我想深入瞭解的動機和想嘗試的慾望。
長話短說,經過比較和深入研究之後,我決定入手「飯來」這款。
巨大驚喜
收到機器的第一天,看到與在搜索研究中所看到的,一模一樣的炒菜機,真正呈現在我的眼前,我立刻在微信群中和大家分享了這一消息:今天從Walmart訂購的「飯來」炒菜機,美食生活開始啦!
當日,我立刻用這台機器做了晚餐:一道土豆茄子燒牛肉,一道雞蛋炒米飯。出乎意料地簡單和快速,大約20分鐘,美食就做好了。我們家的領導原來也是一直持有非常懷疑和否定的態度,也對用炒菜機做的美食連說不錯。
當時我沒有拍照製作的過程和結果,因為我想已經有炒菜機了,等以後熟練掌握之後再拍和分享。
手動烹飪的痛點
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日常的烹飪,連我家裡的領導,每次到做飯的時候,都犯愁嘮叨著不知該做啥。結果大多數情況下,都是臨時改變主意,看著冰箱里現有的食材,撿一些容易做的,湊合做一頓;每次都許願說,下次再做好的吃。
自己動手做飯,最苦惱的是烹飪過程中的油煙和大量熱蒸汽,炒菜時需要不停地進行翻炒,再加上爐子的火候和時間掌握不好,或者意外事情的打斷,非常容易出現糊鍋、溢出,弄髒台灶,還有費油等。每次做完飯,不僅做飯的人滿身都是吸附的食物煙薰的味道,而且做飯的鍋都是黑乎乎的,洗鍋涮碗也是件不輕鬆的活。
在家裡烹飪,還有一個大的痛點就是廚房日積月累之油煙的清潔,尤其是做中餐,時間長了,清理廚房裡累積的油煙污漬,是件最為苦惱的家務活。
食物雖然填飽了肚子,當然有時也有美食,但是每天三餐做飯的帶來的麻煩,確實不是愉快的;而且帶來之後的負面效果,也讓許多人苦惱。我想,大多數人和家庭都有這些做飯帶來的苦惱。
我的初步體驗「飯來」炒菜機,我個人認為,這些痛點幾乎都完美解決啦!
炒菜的基本要素
讀完「飯來」炒菜機的說明書,大概明白了如何操作的基本步驟,很快就做好了用炒菜機製作的第一頓美食;接著幾天進一步深入地試用,讓我對該機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驟有了更好的理解。在此基礎之上,我似乎對炒菜烹調基本要點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。
炒菜的英文是stir-fry,意思是在加熱環境中攪動,這正是中餐主要的烹飪食物之方式;其實,許多不同國家、地區或民族,也都大量採用這種烹飪的方式來製作食物。
「飯來」炒菜機將炒菜的基本要素歸納為該機器的三個基本特性:
- 炒法
- 火力
- 時間
「飯來」炒菜機通過提供這三個基本的特性,並讓使用者對之進行控制,來達到自動炒菜即烹飪美味食的目的。
下面簡單介紹「飯來」炒菜機是如何實現這三個特性的。
炒法
炒法是炒菜過程中最為重要和基本的技巧,嫻熟的大廚在烹飪食物過程中會採用各種不同的炒法,讓食物所有部分都均勻受熱,並盡量保持食物的外觀品相,從而來達到烹飪美食的目的。
我目前所瞭解和知道的機器炒菜的炒法方式大約有三種:
- 容器底部攪拌器的水平旋轉,多見於攪拌機;
- 上下和前後滾動的翻炒,「飯來」機採用的方式;
- 滾筒旋轉的翻炒,多見於商業用的大容量炒菜機。
我個人認為,「飯來」炒法模擬大廚顛勺之方式,不僅可以讓烹飪的食物內容均勻受熱,而且達到不易糊鍋的效果。
「飯來」炒菜機實現炒法的主要構件:攪拌筋,馬達和控制器。
安裝時,將攪拌筋左端插入底鍋的左面小圓孔內,右端是帶有硅膠耐熱封密圈,插入底鍋右端凹槽內,這樣攪拌筋就牢牢固定在底鍋內。
再將右邊的齒狀金屬棒插入炒菜機的控制器中,這樣馬達就可以帶動攪拌筋旋轉攪動了。
攪拌筋與半圓形底鍋表面之間的間隙非常小,這樣絲滑的構造就可以不斷翻炒食物,防止食物在鍋表面出現結糊狀況。
我個人感覺,這樣的構造十分簡單和精密,鍋底沒有任何孔洞,無需特殊的封密件,而且易於安裝和拆開,清洗也十分方便。
「飯來」炒菜機的翻炒,通過速度、轉向變化、以及頻率的控制,有以下8種基本方式:
- 慢炒-低速轉2圈停1秒
- 快炒-高速轉2圈停1秒
- 爆炒-低速轉1圈停1秒
- 滑炒-低速轉半圈停1秒
- 煎制-低速轉1圈停8秒
- 鹵制-低速轉小整圈停120秒
- 燉煮-低速轉半圈停8秒
- 悶燒-低速轉半圈停18秒
以上在控制器的控制屏幕的炒法一欄中有中文字顯示,實際上還有是一種無炒,即炒法欄無任何顯示。
讓機器實現大廚級的各種炒法,我認為,這一特性是炒菜機的關鍵,使用者的選擇可以讓機器非常容易地做到。
火力
火力一般是通過電熱絲來提供的。「飯來」的加熱部分是在鍋底的半圓部分,電源是通過下面的電源插口來提供和控制電量。
估計電熱的構造考慮了如何給鍋內提供高效和均勻的熱量,同時為盡量避免鍋體外部輻射大量的熱量,外部會採用特殊結構和特殊隔熱材料。
我做菜時,雖然感覺不到鍋外表有很大的熱輻射,但是小心觸碰時還是會感到熱燙。因此,鍋底部、上半圓鍋蓋,以及最上面的玻璃蓋都有三角形熱燙的警示標記。
上面提到的攪拌筋是360度翻轉的滾動結構,配合的鍋體是兩個半圓柱的內體鍋空間,上半圓是帶有扣鎖的蓋子,其上面還有一個小方口,可以用於投料和窺看裡面。最上面還有一個玻璃蓋,打開時可以讓熱蒸氣溢出,達到中餐烹飪過程中收汁的效果;或者蓋上蓋來保持鍋內的水分和高溫。
「飯來」有以下幾種火力溫度模式:
- 大火
- 中火
- 小火
- 無火
時間
時間:通過「+時間-」鍵可以靈活來控制烹飪時間的長短。在烹飪過程中也可以任意增減。
一般情況下,通過「+時間-」鍵來設定烹飪時間,如果設定了時間,按「開始/暫停」鍵後,時間數秒開始倒計時,直到零即烹飪結束。如果無設定時間,按「開始/暫停」鍵後,時間按秒數增加,烹飪時長無設定。
我個人認為,還是採用設定烹飪時間為好,這樣秒數到零,機器烹飪操作會全部自動停止,否則,採用無上限時間,無人看護時,可能會出現燒糊或者因太熱而出現溢鍋現象,這樣會燒壞機器或者造成外表食物外溢的污漬。
上面是我初步試用「飯來」炒菜機的體會和認識,不一定正確。要分享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,本筆記開篇,無法繼續包括其它更多的內容,也沒有分享具體操作的過程和烹飪的實例,這樣內容會太長,因此就此打住。
很多朋友對該炒菜機都十分感興趣,我將以系列的方式繼續我个人使用经验的分享。
其它博文
- 下一篇:家用廚房利器:炒菜機(2)
- 前一篇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