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January 25, 2025

红菜薹

本文转自我的微信笔记

红菜薹

2025.01.21

更新说明

本文的初稿分享给一些好友后,我收到了一个好奇的提问:
 「悄悄地问一下,那是红菜薹吗?真的是洪山菜薹吗?」
看到问题,我顿时意识到,我在加拿大购买的红菜薹并非正宗的顶级「洪山菜薹」。更确切地说,湖北的红菜薹与市面上常见的菜薹有着显著的区别。因此,我需要进行更正:原文中提到的「洪山菜薹」应修正为「红菜薹」。目前,在海外华人超市里,是买不到“洪山菜薹”的。


感谢当地微信湖北老乡群提供的关于T&T超市销售「红菜薹」的信息,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前往,并且幸运地买到啦。



回到家后,我家LD立刻动手烹饪了一道佳肴——腊肉炒红菜薹。在加拿大卡尔加里,我终于再次品尝到了「红菜薹」的独特风味。那特有的味道,带着一丝丝苦甜交织的香气,真是让人回味无穷,太香了!

腊肉

红菜薹的烹饪方式有多种多样,而在武汉,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腊肉炒红菜薹。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制作的腊肉过程。

上星期,我特意准备了腊肉。由于我不太喜欢猪肉中的肥肉部分,所以我特意选购了脊骨附近的瘦肉。

  • 将肉块加入各种自己喜欢的调料进行腌制,然后密封存放在容器中;
  • 腌制好的肉放置在冰箱或冬天(相当的温度)的户外,冷藏,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;
  • 将肉取出,晾干,这个晾干的过程需要几天的时间;
  • 晾干后的肉块,蒸熟;
  • 蒸熟的腊肉再次晾干,以增强风味;
  • 最后,将腊肉切片,并存放在容器中保存,以备后续食用。






红菜薹与洪山菜薹

最后简单谈谈红菜薹和洪山菜薹,以及相关的美好回忆。

红菜薹是湖北地区常见的蔬菜,口感脆嫩,味道清甜,是冬季餐桌上的常客。而洪山菜薹则是红菜薹中的「贵族」,尤其以武昌洪山宝塔周边的小块土地出产的为最佳。这里的土壤、气候和水源赋予了洪山菜薹独特的口感和香气,它的茎秆更加粗壮,颜色更深,味道也更加鲜美。正因如此,随着交通和经济的发展,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喜爱,洪山菜薹的价格从原来普通红菜薹的数倍,不断上涨到数十倍,甚至上百上千。

我之所以一开始就想到「洪山菜薹」,武汉武昌,以及附近的菜薹的原产地洪山,就是我长大的生活环境。



洪山菜薹固然是菜薹中的「贵族」,但在过去物质并不十分充裕的年代,普通红菜薹才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。虽然洪山菜薹的特殊香味更为浓郁和纯正,但普通的红菜薹也有着独特的魅力,它的香味接近,价格亲民,是冬日里不可或缺的美味。

红菜薹,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朴实无华的美感。它的叶茎呈现出深红色,炒熟后的汤汁也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,仿佛冬日里的一抹暖阳。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颜色,武汉人都称它为「红菜薹」。

然而,武昌洪山宝塔附近的菜农们还是以自己的菜薹感到自豪。他们认为,这片土地出产的菜薹不仅颜色更深、香味更浓,而且口感也更加鲜嫩。为了与普通的红菜薹区别开来,他们坚持称自己种植的菜薹为「洪山菜薹」。巧合的是,「洪」字与「红」同音,既保留了原有的色彩意象,又赋予了它一种地域的独特性和文化的厚重感。

苔与薹,都是简体字,意思还是有区别的,正确来说应该是薹(去网上查询,这里不必说明了),但薹笔画太复杂。实际生活中,这两字都用,对于实在的武汉人来说,更重要的是家乡菜的味道和品质。

菜薹是一种季节性蔬菜,仅仅是在春节前后才有。记得八、九十年代,我到北京上大学和工作之后,每年春节回到武汉,都会饱餐一顿腊肉红菜薹。但是,其它季节时间都找不到菜薹的踪影,尤其是从国外回汉时,总是特别馋这一口,遗憾无法如愿。

还记得最初几次探亲,我临到回京时,点名要带红菜薹。家里人都反对我从市场买的红菜薹,他们都说,要带就带最好的,让我留下买好的红菜薹,都帮着买一大堆洪山菜薹,打包一个大纸箱(里面还有藕和其它湖北特产)。

从此,每次回京,武汉的家人特意精选了品相最好的洪山菜薹;北京的家人也认识了洪山菜薹,非常喜欢,奉为高档菜肴。

今年,我算幸运,在加拿大也买到红菜薹了。听说,有些老乡知道消息后,专门跑了几家T&T店,都没有买到。估计,今后T&T的红菜薹也将会是抢手货的。

不知是否有福气,能在这里见到洪山菜薹?不怕贵,饮食的文化文明已经深深烙印在心中,这是心中永远无法替代的家乡味道。

其它博文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